观点:贴息贷款或是拯救影院最好方式

来源:西瓜影院人气:34更新:2020-04-26 18:20:31

贴息贷款可能是现阶段拯救影院的最好打开方式。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号“电影市场简报”  作者:贺炜
  炜哥曰:  这两天听说“苏影保为23家影企提供1.66亿贷款”的消息,多少有点感慨...
  业内一直呼吁ZF救救电影院,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建议,譬如返专资给补贴,譬如减费减税等,老编却独爱贴息(免息)贷款这个办法。虽然有同行从经济学角度说明贴息贷款不符合经济学理论,但老编不认同。老编的经济学造诣差,只能妄谈一点个人感想。

一、贴息贷款不一定违反经济理论
  经济学研究的是效益(或者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公共政策通常不只追求这些,甚至并不主要追求这些。而且,有些不同经济学理论之间,本身就是观点相左的。
  譬如,现在广泛使用的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的方式,就有一些经济理论反对;譬如美国这几年惯用的量化宽容政策,也有一些经济理论反对。单纯用经济理论,很难判断公共政策的对错。
  贴息贷款的目的不是要使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是某种形式的政府援助,是政府替被援助者向银行支付了部分(或全部)利息。政府要支付这些利息,要么用财政收入,要么凭空印钱。如果政府用财政收入支付,那就是转移支付,不会增加社会上资金的总量,只是让资金从一些领域流入另一些领域。
  疫情之下很多行业都受到损失,但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有些行业损失巨大,譬如室内娱乐,演出,旅游,餐饮等。有些行业受到影响小一些,譬如超市,农业等。有些行业甚至会有利好,譬如医疗,网游等。
  如果政府愿意用财政收入进行救助,要么先救助“刚需”行业,譬如重大工程,群众吃喝等;要么先救助受负面影响更严重的行业,譬如电影院,旅游等。如果是后一种,应该是符合经济学中转移支付的相关理论的。
  如果政府凭空印钱来支付利息,那就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会造成所有人的资产缩水,也就相当于每个纳税人都要贡献一点钱来支持被政府救助的行业,这种做法可能大众不愿意。譬如美国的量化宽松其实就是美国政府凭空印钱向全世界输出通胀,相当于全世界人民都贡献一点钱支援美国。
  如果ZF凭空印钱来支付为电影院提供贴息贷款产生的利息,会不会产生通胀呢?按2019年电影票房600亿(不计服务费)粗算,假设国家以票房的20%为上限向影院提供免息贷款,现在一年期贷款利率4.35%,一年的总利息仅5.22亿。以当今中国的经济体量,就算注这点水,也是完全不会造成通胀的。
  因此,用经济理论来反对ZF向影院提供贴息贷款,可能是不合适的。


二、贴息贷款比补贴和减税都好用

  现在影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没有现金支付必要的各项开支(如工资、租金、往期贷款等),以至于很多原本现金流健康的影院可能死在复工之日前,或者复工之初。如果老编这一判断没错,减税这个措施对现阶段就没有什么帮助,因为影院停业的时候是没有收入的,自然也没有税金产生,免税能解决现在的什么问题?
  给补贴比免税好一点,但是比起贴息贷款,给补贴的成本太高了,性价比不足。按前面的算法,如果按2019年票房的20%为上限,4.35%年息向影院提供免息贷款,政府只需支出5.22亿/年,影院却可以拿到120亿现金。如果政府直接给影院补贴的话,直接给120亿显然不现实,只给5.22亿的话,平均每家影院只能拿到4.4万,杯水车薪都算不上。比较起来,贴息贷款性价比更高。
  此外,与直接补贴比,贴息贷款的资金使用效率更高,更能把钱用在刀刃上。现阶段,可能想要贴息贷款的影院无非以下几种:
(1)现在困难,但恢复营业后有偿还能力的影院。
(2)现在困难,恢复营业后也没有偿还能力的影院。
(3)现在不困难,但是想赚利差的影院。
  如果从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率的角度看,ZF显然应该优先为第一类影院提供贷款,尽量少或者不向第二、三类影院提供贷款。与直接给补贴相比,贴息贷款能更好地减少钱流向第二、三类影院。因为,直接给补贴通常是无差别的,第二、三类影院都有资格拿到钱。然而,第二类影院拿到钱了也多活不了几天,他们最好的归宿应该是破产重组;第三类影院拿到钱则没什么大用,还不如用来多救助几家第一类影院。
  如果是通过贴息贷款的形式救助影院,情况就不一样了。譬如,只要要求影院股东对贷款承担无限责任,就可能阻止大部分第二类影院申请贷款,大大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第三类影院虽然不好阻止,但就算把钱贷给他们,也不存在资金安全的问题,影响的只是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也不比直接给补贴差。
  可见,贴息贷款能以更低的成本筛选出最需要资金的影院,资金安全性比较有保障,而且很好地发挥了资金的杠杆作用,比直接补贴和减税都好。


三、影院特性决定了需要政府出面才能贷到钱
  影院虽然也算是重资产类投资,但是钱主要花在装修和设备两部分。装修一旦完成就不值钱了,没有抵押价值。设备的话,老影院的设备早就没啥价值了,新影院的设备大多都是融资租赁来的,不能再抵押了。而影院的经营场所是租赁的,也没有抵押价值。这么一来,即使正常情况下,中小影院也很难从银行直接贷款,更别说停业期间了。
  然而,没有抵押价值不代表影院没有偿还能力,影院是现金流非常优秀的行业。与其他零售行业相比,影院票房是先收钱再分账的,不但没有存货占用资金的问题,反而可以先用用片方的分账款,这是其他零售行业所不具备的优势。
  所以,如果银行担心资金安全,只要在贷款的时候要求影院在还清贷款前把现金流交给银行管理就行了。可惜,很多银行不愿意干这活,所以影院很难贷到钱。
  因此,在这个影院生死存亡的时刻,必须有政府出面,拿出专用的资金,制定专门的政策,组建专门的队伍,才能切实地帮到广大中小影院,协助他们度过难关。如果不闻不问,或者只出政策不抓落实,电影院行业就真的危险了。如果不想影院就这么死掉,现在还不出手,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余不一一。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08-2020